月折旧率=(1-残值率)/ (折旧年限*12) 。
平均年限法又称为直线法,是将固定资产的折旧均衡地分摊到各期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均是等额的。计算公式如下:年折旧率=(1+预计净利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10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固定资产折旧率指一定时期内固定资产折旧额与固定资产原值的比率。按计算方法可分为个别折旧率、分类折旧率、综合折旧率;按期间计算,可分为年折旧率和月折旧率。
个别折旧率,是根据某项固定资产的原值与预计使用年限计算出来的折旧额占该项固定资产的原值的比率。分类折旧率,是按照固定资产的类别,分类计算的平均折旧额占该类固定资产原值的比率。综合折旧率,是按全部固定资产综合计算的平均折旧额占全部固定资产原值的比率。
年折旧率=(1-预计残值率)/ 折旧年限×****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年折旧额=买入价X(1-残值率)/折旧年限
月折旧额=买入价X(1-残值率)/折旧年限/12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率 = 该项固定资产年折旧率 ÷ 12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 = 该项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计提固定资产折旧首先要计算年折旧率(参见该条目),全面兼顾固定资产原值、净残值、使用年限等因素,然后在各月平均计提。折旧率包括个别折旧率、分类折旧率和综合折旧率(参见各有关条目)。
年折旧率是“固定资产年折旧率”的简称。固定资产年度应计提折旧额与原始价值的比率,它反映在年度内转移到产品成本或有关费用中的固定资产价值的程度。年折旧率除以12即为月折旧率。
扩展资料:
折旧率分类:
根据折旧资产的范围不同,折旧率有个别折旧率、分类折旧率和综合折旧率之分。
个别折旧率是根据每一项固定资产的折旧率计算折旧额。
分类折旧率是按照固定资产的类别分别计算折旧率并计算折旧金额,即每严固定资产按照同一个折旧率计算折旧,
如我国工业企业财务制度将固定资产分为通用设备、专用设备和房屋建筑物三大类22个小类,共计规定了34项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其中机构设备为10-14年,下面又有车磨刨铣等多种设备。
分类折旧率应当按照加权平均的方法计算,如果全部固定资产均采用直线法,应以年限为权数,如果是加速折旧法,则应当以可折旧的固定资产成本为权数。
综合折旧率是以企业全部固定资产的加权平均折旧率为依据计提折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折旧率
要解答这个问题,首先需要做的是了解所采用的折旧方法,不同折旧方法,折旧额有所差异。具体月折旧额计算方法如下:
直线折旧法
(1)年限平均法
年限平均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定使用寿命内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相等。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 =(1 – 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使用寿命(年)*****
月折旧率 = 年折旧率 / 12
月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 月折旧率
(2)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算每期应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 (1 – 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 = 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 *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加速折旧法
(1)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也称合计年限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以各年年初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做分子,以预计使用年限逐年数字之和做分母的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折旧额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 =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
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n*(n+1)/2
月折旧率 = 年折旧率 / 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固定资产折旧
(2)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指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后的余额(即固定资产净值)和双倍的直线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寿命(年)*****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净值*月折旧率
由于每年年初固定资产净值没扣除预计净残值,因此,在应用这种方法计算折旧额时必须注意不能使固定资产的净值降低到其预计净残值以下,即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通常在其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分摊。
一、直线折旧法:
1 、年限平均法 : 年折旧率 =(1- 预计净残值率 )/ 预计使用寿命 ( 年 )***** 。月折旧率 = 年折旧率 /12 ,月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 月折旧率 ;
2 、工作量法 : 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算每期应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 :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1- 预计净残值率 )/ 预计总工作量。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 = 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 *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二、加速折旧法:
1 、年数总和法计算公式如下 : 年折旧率 = 尚可使用年限 / 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 ***** 。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 =n*(n+1)/2 。月折旧率 = 年折旧率 /12 。月折日额 =( 固定资产原价 – 预计净残值 )* 月折旧率 ;
2 、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公式如下 : 年折日率 =2/ 预计使用寿命 ( 年 )***** 。月折旧率 = 年折旧率 /12 。
以上就是月折旧额怎么算相关内容。
什么是固定资产折旧额
固定资产折旧额是固定财产因为耗损而摊入工程或产品成本中的折旧数额,体现固定财产具体耗损的价值。决策固定财产折旧额或折旧率的主要因素有,固定资产使用期限、固定财产初始价值、损毁时的残留价值、 损毁时的清除花费。其中,使用期限和初始价值是两 个基本因素。在现实工作上,折旧额是将月初固定财产的账面原值乘于月折旧率,按月计算求取的。
固定资产属于经营性资产吗
固定资产算经营性资产,经营性资产包含:货币资产、应收账款 、预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库存商品,长期资产中的固定财产、在建项目、工程物资、无形资产等。固定财产通常是指公司为制造商品、提供劳务公司、租赁或是运营管理而拥有的、使用时长超出 12 个月的,价值超过一定规范的非货币性财产,包含房子、房屋建筑、设备、机械设备、 运输工具和其他与生产运营相关的机器设备、器材、专用工具等。固定财产是公司的劳动手段,也是企业赖以生产运营的主要财产。从财务的方向区划,固定财产一般被分成生产用固定财产、非生产用固定财产、租赁固定财产、未使用固定资产、不需用固定财产、融资租赁固定财产、接收捐赠固定资产等。
固定财产折旧的范畴
1 、 计提折旧的固定财产:房屋建筑、在使用的机械设备、仪表设备、运输车辆、工具器材、周期性停止使用及维修停止使用的机器设备、以售后回租方法租赁的固定财产和以融资租赁式计提折旧的固定财产;
2 、不 计提折旧的固定财产:已提足折旧仍再次使用的固定财产、上年已经定价独立进账的土地、提早损毁的固定财产、以售后回租方法购入的固定财产和以融资租赁方法租赁的固定财产。
本文主要写的是月折旧额怎么算有关知识点,内容仅作参考。
固定资产折旧率算法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加速折旧法。一般用的较多的是年限平均法(以该方法为例)1、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年折旧率=(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预计使用年限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月折旧率
计算结果
根据税务部门现在的规定:残值率规定不得低于5% 来算。以固定资产5万来计算,它的年折旧额为50000*(1-5%)/10。
以固定资产5万来计算,它的月折旧额为4750/12=395.83元
以固定资产5万来计算,它的年折旧率为4750/5000=9.5%
以固定资产5万来计算,它的月折旧率为9.5%/12=7.92%
扩展资料:
固定资产折旧率指一定时期内固定资产折旧额与固定资产原值的比率。按计算方法可分为个别折旧率、分类折旧率、综合折旧率按期间计算,可分为年折旧率和月折旧率。
个别折旧率,是根据某项固定资产的原值与预计使用年限计算出来的折旧额占该项固定资产的原值的比率。分类折旧率,是按照固定资产的类别,分类计算的平均折旧额占该类固定资产原值的比率。综合折旧率,是按全部固定资产综合计算的平均折旧额占全部固定资产原值的比率。
固定资产折旧率的分类:
固定资产折旧率有个别折旧率、分类折旧率和综合折旧率之分。
个别折旧率,是指根据某项固定资产的原价和预计使用年限计算出来的折旧率。计算公式如下:
某项固定资产年折旧率=该项固定资产年折旧额X ****
或=该项固定资产原价X ****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率 = 该项固定资产年折旧率 ÷ 12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 = 该项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举例】,某项固定资产原价6,000元,预计使用10年,该项固定资产的折旧率、折旧额计算结果如下:
固定资产年折旧率 =1/10×**** =10%
固定资产月折旧率 =10 %÷12 =0.8333%
固定资产月折旧额 =6,000 ×0.8333% =50元
按照使用年限法平均计算求得的折旧额,在各个使用年份或月份中都是相等的,折旧的积累额成一直线上升的趋势,因此,这种方法也称“直线法”,它是计算固定资产折旧时通常采用的一种方法。
但就某些固定资产来说,为了正确地核算生产耗费,使成本负担较为合理,也可以采用按照固定资产实际工作时间成完成工作量的比例计提折旧的方法。例如价值大又不经常使用的某些大型机器设备,可按其工作时间计提折旧;汽车等运输设备,可按其行驶里程计提折旧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固定资产折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