幢不读作dong,而读作zhuàng或chuáng。dong这个音指的应该是另外一个字“栋”。
二者在用法上几乎没有区别,一幢楼与一栋楼意思完全一样。
“幢”和“栋”在这里都是用作量词。 量词幢与栋的关系 幢是按建筑的整体性划分的,如(山庄、小区等封闭区的)A栋B栋、第几栋,是俗称,可以雅称A幢B幢、第几幢。学生宿舍区都是俗称第几栋,一些地方的山庄诸座大楼采用雅称幢。 栋:可以用于单独的房屋如“这栋房子好”,也可以用于整体性建筑群的某相对独立的房屋(第几栋就是第几幢),及散立建筑群的某号房屋(第几栋不称第几幢),它异于第几单元及第几层。
幢只有两个读音:chuáng、zhuàng,声母ch和zh,介母u,韵母ang,声调二声和四声。
一、chuáng
1、古代原指支撑帐幕、伞盖、旌旗的木竿,后借指帐幕、伞盖、旌旗。
2、〔幢幢〕形容影子摇晃,如“人影幢幢”。
二、zhuàng:量词,指房屋:一幢大楼。
扩展资料
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幡幢[fān zhuàng]
即幢幡。
2、幢戟[zhuàng jǐ]
旌旗和戈戟。
3、鸾幢[luán zhuàng]
上绘鸾形的旗仗。
4、旛幢[fān zhuàng]
泛指旌旗之类。
5、幢翳[zhuàng yì]
古时用羽毛装饰的车盖。
01 幢读zhuàng,量词,指房屋,《唐韵》宅江切《集韵》《韵会》传江切,音橦。《说文》旌旗之属。
《扬子·方言》翿幢,翳也。
楚曰翿,关西关东皆曰幢。《释名》幢,童也,其貌童童也。《前汉·韩延寿传》建幢棨,植羽葆。《注》晋灼曰:幢,旌幢也。
师古曰:幢,麾也。 幢,zhuàng,量词,座。如“一幢大楼”。
又作宝幢、天幢、法幢,是一种圆桶状的、表达胜利和吉祥之意的旗帜,藏语称为“坚赞”,佛教用作庄严具。《大日经疏》卷九(大三九·六七三上):“梵云驮缚若,此翻为幢;梵云计都,此翻为旗,其相稍异。” 幢在最初的用处是号令三军,掌握进退,后被佛教应用。
其用料和工艺各不相同。汉传佛教一般仅用于庄严佛殿,用绸布做成圆桶状,上面刺绣花纹或经、咒;亦有很多寺庙保存有古老的石经幢,雕刻精细,内容丰富,往往镌刻有佛像、菩萨像、天龙**、佛经、咒语等,如河北赵县柏林禅寺的石经幢(现伫立于赵县街头)、杭州灵隐寺石经幢、上海唐代石经幢(现存于南翔古漪园)等,在佛教界都很**。 藏传佛教则在多处应用,如在佛殿的屋顶上,树立鍱铜镏金的幢,在数公里以外就能见到。
在佛殿内,则用绸缎制作五彩幢,较大者,直径可达1米左右,雄伟壮观而又绚丽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