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火线(相线)在电源端(变压器)是从变压器线圈引出的一条线,零线也是从变压器引出的一条线,只不过在三相四线的变压器回路里是三相线的绕组线圈的一个中心点(中性线),那么此零线和其它任何一根相线的电压在正常状态下都应该是220V(我国的电压标准);因为,在供电系统中,变压器的零线是接地的,所以从\”现象\”上来看,零线实际上是和地线是相通的,从电工学理论来看,地线和零线的电位相等(相同),都应该是\”零电位\”.所以,在测量上,火线对零线和地线的电压都应该是被测量的一相线的电压值—-即电压为220V;之所以要分为零线和地线,是因为零线是为电路提供正常工作时的电流通道的一条线,而地线是对用电设备的安全而设的一条\”非正常电流\”的通道的一条线,是和控制设备(比如自动空气开关等)一起作为保护线路而设的,设备正常时该线路严格地讲是没有任何值的电流通过,也就是电流为零.所以在测量上此两条线路相通,但是工作性质(作用)是不同的.照明电路里的两根电线,一根叫火线,另一根则叫零线。火线和零线的区别在于它们对地的电压不同:火线对地电压为220V;零线的对地的电压等于零(它本身跟大地相连接在一起的)。
所以当人的一部分碰上了火线,另一部分站在地上,人的这两个部分之间的电压等于220V,就有触电的危险了。
反之人即使用手去抓零线,如果人是站在地上的话,由于零线的对地的电压等于零,所以人的身体各部分之间的电压等于零,人就没有触电的危险。
为了使交流电有很方便的动力转换功能。
通常电力传输是以三相四线的方式,三相电的三根头称为相线,三相电的三根尾连接在一起称中性线也叫\”零线\”。
叫零线的原因是三相平衡时刻中性线中没有电流通过了,再就是它直接或间接的接到大地,跟大地电压也接近零。
大地是良好的导体,地线通过深埋的电极与大地短路连接。市电的传输是以三相的方式,并有一根中性线,三相平衡时中性线的电流为零,俗称\”零线\”,零线的另一个特点是与地线在系统总配电输入短接,电压差接近为零。三相电的三根相线与零线有220电压,会对人产生电击,俗称\”火线\”。
扩展资料:
电路中零线的作用:
**,作为三相电源的公共端(中性点)的引出线,为电流提供回路;
第二,当三相电流不对称的时候,起到平衡三相电压的作用;
第三,它是电网系统电压的参考点,即零电位点。
一般人们都以大地作为电位的零点,所以通常把零线与大地连接在一起。其次,如果把电器的金属外壳与零线相连,还可以起到漏电保护的作用,即接零保护。
家用220V是交流电,和交流电定义一样,家用电的电流的方向也要周期性改变,但是家用电为什么要提出零火线的概念呢?这个其实和物理里的电学涉及不多,可参考电工学。
三相发电机:家用电由一根火线(相线)和一根零线(中性线)组成,为单相电,现在发电站都用的是三相交流发电机发电(建议百度一下便于更好理解日常电与实验电的区别)。
零线是三相发电机的中性点引出的线,电势为0。
零线:中性点的0电势是发电机的三个初相φ分别为-2π/3,0,2π/3导致的,如果还*抱着物理电学是比较难理解的。
火线:火线则是发电机电势会周期性发生变化(你可以假想成正弦交流电,那个u-t图)的结点引出的线,由于三个结点独立因而不会像零线那样稳定在0电势,也会有+-220√2V的幅值。
电器的运行方法:家用电器一端接上火线另一端接上零线,则与发电机的一相(就看你这火线是哪一相引出来的)构成交流回路,回路中电流的大小和方向会周期性改变,但是有效值(工作电流)不变,电器可正常工作。
火线触电:火线的电势会周期(50、60Hz)变化,而人的电势与大地等电势,一旦触摸火线,你的触摸点与你的脚就有了周期性变化的电势差,你就成为了4中的“家用电器”,电流会来回在你身体里流动,电流方向:220V 从火线到大地,-220V则是从大地到火线。
交流电是电流的大小和方向在不断改变的电流,家用电流的频率是50HZ,也就是电流的方向每秒钟改变50次,发电机或者变压器出来的两个电极本来是一样的,这时人碰到两个线头都有危险,为了安全起见,把其中的任意一个线头和大地链接,这根线就是零线,他和地的电压是0,人接触没有危险,另一根是火线,只有和火线接触才是危险的。
我简单跟你说。零线和变压器中性点以及变压器接地极相连,也就是说零线到变压器中性点和接地极的电阻值非常小,而你身体到地的电阻值比零线到地的电阻值大的多。
如果你摸零线从用电器出来的电流不会从阻值大的通道(人的身体)流回大地--接地极--变压器中性点。
而是从阻值小的通道(零线)流回。所以摸零线不会触电(电路没故障时)。而摸用电器的进线(火线),电流也要找一个通道流回变压器中性点以及变压器接地极,那用电器是流回的一个通道,而人体就是另一个通道。(用电器都有阻值人体成了用电器的分流电阻)所以摸进线(火线)会触电。
还有补充问题:不可能。那是零线没和变压器中性点以及变压器接地极接好。